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广西民族节庆体育的活态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民族节庆体育活动融合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自然具有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复合性等特点,是民族文化被外界广泛认知的重要窗口。 在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一新业态对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1]。国家政治的参与与支持调动了基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热情与积极性,将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是新产业链增值的过程[2],这一过程对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开发、 保护与再造大有裨益,同时可拓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形式,契合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质,增强民族认同和塑造民族文化。但在民族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市场化、公平与平等失衡、行为冲突、核心内容与价值丢失等乱象[3]。基于广西民族节庆体育活动的生存状态和传承现状开展研究,创新探索广西民族节庆体育活动的活态保护与传承路径,已刻不容缓。

1 广西民族节庆体育的概述

1.1 广西民族节庆体育的形成

(1)形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古代壮族先民多为土著民族,居住在山峦叠障、沟壑纵横的深山老林之中,交通不便。 在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壮族先民为了狩猎、抵御入侵、争夺权力而必备的走、跑、投、射等基本技能,经过长期的岁月积淀,形成了民族体育的基本雏形,最终发展成为当今的壮族民族体育项目。 如古时壮族先民狩猎的“飞砣”即为壮族抛绣球的雏形,并流传至今发展为民运会的比赛项目;“打榔”俗称“打扁担”“扁担舞”,是壮族民间深受喜爱的源于生产劳动的典型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广西南宁市都安县、马山县,河池市东兰县、南丹县等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节进行表演活动[4]。

(2)形成于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活动。在远古人类文化的早、中期时代,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文化的主文化。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 生存环境恶劣、天灾疾病肆虐的壮民族文化早期,壮族先民面对一些灾害与疾病的时候,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渺小无力,认为万物自有神灵主宰,渴求神灵对话,祈求神灵强大能量的护佑,便产生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祭祀娱神等思想活动,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祭祀性体育就此出现在了壮民族传统体育中。早期壮民族认为:天地之间有三界,雷王掌管上界、布洛陀掌管中界、龙王掌管下界,龙王能呼风唤雨,威力无边,以打渔为生的壮族先民,为了躲避“蛟龙之害”,将舟船制作成龙型、纹龙鳞,以似龙子;壮族先民为了娱悦龙王,用舟船在江河中举行祭祀活动,并展开争做第一个祭拜龙王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娱神的水上活动,形成了壮族龙舟竞渡的雏形,并逐渐发展演变为当今喜闻乐见的龙舟项目。 蚂拐舞(即青蛙)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流行于红水河流域一带的东兰县、凤山县一带,是由蚂拐节祭祀活动中的找蚂拐、讨蚂拐米、埋蚂拐、孝蚂拐等活动演变而来的民族体育项目。 蚂拐节的形成与原始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青蛙图腾崇拜”的产物,从众多广西铜鼓上的“青蛙”,可以看到“青蛙”在壮民族心中的重要地位。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蛙鸣与雨水有着密切联系,“青蛙呱呱叫,大雨要来到”,认为青蛙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雷公”的女儿,从而把青蛙神化并加以敬奉,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形成了崇拜青蛙和举行蚂拐节的习俗并代代相传。

(3)形成于尚武与军事活动。壮族先民为抵御猛兽和外敌入侵,将生产劳作的一些技能运用到军事抵御与侵占中,演变与形成带有军事体育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人板鞋就是源于古壮族的军事训练。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首领瓦氏夫人奉命率兵赴沿海抗倭入侵,为了让军士行动时步调一致,令3名军士同穿一双长木板鞋进行跑步训练。 经过长时间此类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军士的身体素质和统一行动能力,军士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挫败了入侵的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 后来,壮族人民效仿瓦氏夫人练兵法,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开展三人板鞋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形成了现今的板鞋竞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2 广西民族节庆体育的功能

(1)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壮民族的聚居地主要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山高沟深,交通不便,民族地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受限。 定期举行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可使各族人民欢聚一堂,促进民族感情交流和民族进步团结,增强认同互信。如壮族蚂拐节,是红水河畔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是十里八乡居民和民族聚会的盛大节日,也是青年男女寻找心仪恋人的重要活动,节日上丰富多彩娱乐与体育活动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是促进民族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桥梁。